语音播报
科研团队合影 钟欣摄
“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 钟欣摄
中国AG尊龙凯时沈阳自动化研究所2018年1月3日发布消息称,1月2日,由该所自主研发的1台“海翼”水下滑翔机顺利完成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组织的全球变化与海洋气象相互作用专项印度洋冬季航次的观测任务。这是中国水下滑翔机首次在印度洋应用。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通过调节自身浮力和姿态以实现在水中滑行并对水体信息进行收集的新型水下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经过10多年的自主研发,已研制出了浅海、深海等不同型号的“海翼”水下滑翔机近30台套。
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相关负责人介绍,1台1000米级“海翼”水下滑翔机执行了本次印度洋冬季航次观测任务。该水下滑翔机于2017年12月11日在东南印度洋布放下水,开始执行剖面观测。
2018年1月2日,该滑翔机顺利完成了预定3条断面的观测任务,到达预定回收地点,出水位置与正在附近作业的母船相距只有1公里。本次“海翼”水下滑翔机海上连续工作23天,航行距离705公里,获得了190个剖面数据。
至此,“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圆满完成了2017年所有海上观测任务,共完成了23台次应用,安全回收率100%,海上累计观测天数529天,海上观测距离12600多公里。大规模、高强度的海上应用,充分验证了中国“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017年,中国“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还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017年3月,“海翼7000”最深下潜6329米,打破了此前由美国保持的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世界纪录;7月,12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开展中国最大规模的集群组网观测应用,实现了观测能力从线到面的跨越,为中国开展深海精细探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10月,“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创造了91天续航时间和1884公里续航距离,使中国成为全球第2个具有跨季度的自主移动海洋观测能力的国家。
© 1996 -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